一.韻母混讀

参考

n韻尾、ng韻尾

韻尾指韻母除去主要元音後,剩下來收音的部分,位於主元音之後。粵語的鼻音韻尾有-m、-n、-ng。

n韻尾、ng韻尾不分是港人最常出現的韻母混讀現象,最典型的例子是把「香港恒生銀行」(Hoeng1 gong2 hang4 sang1 ngan4 hong4)讀成Hoen1 gon2 han4 san1 an4 hon4。

hang4 sang1 ngan4 hong4

恒生銀行
test1
發n韻尾時,舌尖要上翹抵住上齒背。
test1
發ng韻尾時,舌根部位抵住軟顎。
下面是n韻尾、ng韻尾的例字例詞:
n 韻尾ng 韻尾
例字例詞
1
2
3
4
5
6
7
8
9
10

二.at ak ap的区别

  • -p最后要闭口,类似于英语最后的p,但是不发声,只是一个闭口的动作。p就是双唇闭合挡住气息啦
  • T是 齿龈音,舌头顶齿龈收停。t结尾的就在发完u音后做发t的样子,即舌头前部抵住硬腭把气息挡住。
  • K是喉咙音,喉咙收紧停就行。k结尾的就是舌根部挡住气息

p t k其实是m n ng发音时气流突然被阻而发出的短促的声音,你可以试试:

叶jip6 验jim6 热jit6 现jin6 亦jik6 认jing6

入聲,淨係會喺p、t、k結尾嘅字先至出現,其他字就唔會有入聲。至於p、t、k結尾嘅發音,大家可以特別注意吓個口型。

  • 先講p,佢個口型就係合埋嘴唇嗰一刻,就要切斷個發音。譬如「心急」個急、「樹葉」個葉,都係喺嘴唇合埋嗰一刻,就切斷個發音。咁聲「音」個音係唔係入聲呢?音,就唔係喇。音係合埋嘴唇,但係合埋嘴唇之後,係繼續有發音,由鼻哥出,就變咗鼻音,音係m結尾。

  • T結尾嘅發音,係喺發音結束嗰一下,脷尖頂咗喺上門牙嘅後方,呢個口型呢個動作聽起嚟好似好翹口。以例子嚟講,譬如:天氣好「熱」個熱,「截斷」個截,就算發音嘅過程當中係擘大咗個口,但係到咗結尾嗰一下,條脷都係擺咗門牙嘅後面。大家試吓搵一堆同樣類別嘅字去對比嘅時候,就會感覺到口腔唔同部位做緊啲咩事。

  • 最後到k結尾嘅發音,例如「國gwok3家」個國,最後結束嘅時候,喉嚨係畀條脷最後嘅部分封住咗。仲有「得唔得」個得,口係打開嘅,條脷最後面嘅部分係封住咗個喉嚨。

粤语ptk三种韵尾收音 入聲是什麼-youtube 参考 参考

二.t韻尾、k韻尾

韻尾指韻母除去主要元音後,剩下來收音的部分,位於主元音之後。粵語的塞音韻尾有-p、-t、-k。

-k和-t是兩個塞音韻尾,人們經常將-k唸成-t。例如「黑」(hak1)讀成「乞」(hat1)、「北」(bak1)讀成「不」(bat1)、「則」(zak1)讀成「質」(zat1)等等。

test1
發t入聲韻尾時,舌尖要上翹,抵住上齒背。
test1
發k入聲韻尾時,舌根部位抵住軟顎,而且要張開口。
下面是t韻尾、k韻尾的例字例詞:
t 韻尾k 韻尾
例字例詞
1
2
3
4
5
6
7
8
9
10